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阿甲2017降级队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阿甲2017降级队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这个可以从最近几年的世俱杯的战绩管中窥豹,欧洲在这项赛事中最近几年完胜南美足球俱乐部,可以说欧洲顶级国家联赛水平已经完胜巴甲阿甲俱乐部,南美足球的联赛水平相当于五大联赛中下游俱乐部的水平,相等于像法甲,葡超等这样二流联赛水平。
当然南美足球俱乐部水平下降主要还是人才断层,俱乐部稍微有名气,有潜力的新星就源源不断输送到欧洲主流联赛,像梅西从小就被送往欧洲球队,苏亚雷斯也是年轻的时候就来到荷甲阿贾克斯,后转会利物浦,巴萨,还有许许多多成名或未成名,或加盟荷甲葡超后转会五大联赛,或直接加盟五大联赛,将南美俱乐部人才挖尽,南美俱乐部依靠回流的老将和尚未被挖走的年轻人苦苦支撑着,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是南美足球俱乐部日渐沉沦的重要原因。
这也导致南美国家队成员清一色的海外军团,像梅西这样的球员在欧洲的认可度远超在本部南美,墙内开花墙外香,欧洲联赛的顶级球员南美占据很大的比例,像意甲第一球星迪巴拉,伊卡尔迪来自阿根廷,西甲球王梅西来自阿根廷,英超阿圭罗热苏斯分别是来自阿根廷和巴西,这就是世界地球村的缘故。
个人觉得近10年巴西联赛和法甲水平相似,阿根廷联赛和荷甲类似
由于巴西球队近些年在国际赛场的优秀表现,巴甲联赛被FIFA官方评为世界第二大联赛。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个人觉得巴甲联赛可以媲美法甲。
巴甲联赛自成立以来经历了许多变革,2006年以来巴甲联赛全面效仿欧洲联赛,固定为20支球队,主客双循环赛制,不同的是巴甲采用降4升4,保级压力也更大,竞争也更激烈。科林蒂安,米内罗竞技,桑托斯,弗拉门戈,帕梅拉斯是巴甲联赛的传统豪强,同时人才流失也相当严重,这也是巴甲俱乐部最近几年竞争力下降的主要原因。
阿根廷甲级联赛很久以前绝对高出巴甲一筹,在国际上也是威名赫赫,但随着欧洲强队的大量挖墙脚,阿根廷人才青黄不接,再加上经济问题,阿甲俱乐部竞争力下降严重,拿世俱杯而言,巴甲近十几年拿了3次冠军,阿甲一次也没有。个人倾向于把阿甲水平类似为欧洲二流,像荷甲
阿甲联赛和巴甲一样经历了改革和摸索,不停的是如今阿甲没有采用欧洲主流赛制,而是联赛每年有30支球队参加,采用单回合赛制,共进行29轮比赛,其中第24轮为德比战,采用降2升2,并且计算球队近4年平均成绩决定降级名额,相比较而言淘汰机制略显宽松。博卡青年和河床是阿甲传统豪强,也是文明世界的俱乐部。
感谢邀请!我个人觉得阿甲和巴甲联赛的水平应该能达到欧洲二流水准,例如荷甲,葡超,俄超等联赛。
阿根廷联赛最出名了我估计大家也都知道,那就是博卡和河床,这俩支球队也是阿根廷公认的豪门球队。但是阿根廷联赛受限于经济状况,导致联赛关注度一致也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停滞不前,要是没有博卡和河床的影响力估计阿根廷联赛在已经门可罗雀。
而巴甲联赛是被誉为最好看的联赛之一,首先他比阿甲联赛对抗性差,巴甲联赛的技术性更强,而巴西的舞台上也更容易展现自己。而巴西更受限于经济状况,此时欧洲和亚洲的购买力的出现就能养活住巴甲这一个个经济紧张的俱乐部了。而最近10年,巴甲得到南美解放者杯的次数更多一点,也侧面看出现在把家水平暂时高于阿甲水平。
而相比较现在欧洲联赛巴甲和阿甲由于人才储备力强,所以让人不得不想起向五大联赛持续输出人才的荷甲和葡超等联赛,所以说要是说像我个人觉得更像是欧洲二流联赛。
谢谢邀请。我认为阿根廷和巴西的顶级球队,水平能达到欧洲五大联赛上游球队的水平,这丛历年的世俱杯上可以看出,相比于皇马巴萨曼城拜仁这样的超顶级球队,南美球队还稍逊一筹,但是也仅仅稍逊一筹而已。
对于巴西联赛来说,首先是财力方面不足,导致了成名后的顶级高水平球员都会去欧洲效力,这无可厚非,但是巴西被称作足球王国,就源于他们源源不断的能涌现出新的足球人才,一代一代的新人,和闯荡欧洲多年之后回乡效力的高年纪球员。
有人说过,欧洲足球,比如说德国,青训是以完整的体制、成熟的教练体系,来一茬一茬培养新人,源源不断促进本国足球的发展。而巴西足球的青训,则完全是看天吃饭,自由成长,跟种韭菜一样,出来一茬割一茬,割了一茬又一茬,完全是自由的自发的野蛮生长,这也是巴西足球长盛不衰的原因所在。
不同的联赛体系,不同的足球风格,不同的青少年足球成长际遇,个人感觉还是不要相比的好,当然,欧洲足球仍是统治地位,从世界杯上南美球队的球员绝大部分来自欧洲即可说明问题。
欧洲俱乐部多从南美联赛寻找进攻核心,这源于南美联赛诡异多变,攻防转换极快的攻势足球,与德系联赛有些类似,但更个性更细腻更多样,激情澎湃高潮迭起,南美无弱旅,但南美联赛整体投资小,年轻小将和归乡的成名球员居多,中间年龄层成熟体多在欧洲踢球,所以存在断层,稳定性不如欧洲顶级联赛。生搬硬套的话,阿甲和巴甲勉强挤进五大联赛末端,与法甲联赛类似,略强于葡超。
谢邀!
说起足球联赛的奇葩规则,这就不得不说中国足协!
1.头球得分,一个算2分
在上世纪80年代,当时的足协认为,中国足球应该注重培养力量型的球员,这样可以与韩国这样的力量派抗衡,也可以压制东南亚的足球队。因此颁布了一条无比雷人的规定-头球进球算两分!在当时的球场上,你有时会看到这样的场景,球员单刀已经晃过了门将,却要把球挑起来头球攻门!
2.抽扑克牌定联赛亚军
2002年甲A,联赛收官战结束后,意外出现了,深足和国安积分相同,谁是第二名呢?这时足协想到了一个妙招-抽扑克牌决定两队的名次,结果深足抽到了黑桃Q力压国安拿到亚军!
3.联赛取消升降级
世界杯对于中国足协来说是一个伟大的目标!在01/02和04/05赛季为了国足冲击世界杯,中国足协两次取消顶级联赛的升降级。
4.输球才能进中超
中国足协在2004年首个中超赛季制定了一条准入制度-2002赛季的积分乘以0.5加上2003年的排名来决定中超名额。在2003年甲A末轮,按照排名,重庆必须输给青岛,让青岛超过天津,这样重庆才能力压天津进入中超!出现了输球才能进入中超的搞笑现象!
5.限制每队国脚数量
还是在2004年,中国足协颁布了一条转会禁令,明确表示如果一支球队拥有4名或4名以上国脚,将不允许再转入新国脚!足协解释是为了防止俱乐部实力出现两极分化,但是国家队每次集训的名单都会有变动,国脚的定义如何精准核算,这是个问题,因此这条禁令实行一段时间后就不了了之了!
中国足协的奇葩规定还有不少,一起来吐槽!
日本J联赛的规则比较奇葩,2016赛季的冠军鹿岛鹿角队后来被称为“投机者”,引发很多争议。
J联赛新赛制将整个联赛分为两个阶段,每阶段17场比赛,各自决出一个阶段冠军,这两个阶段冠军再决胜负,胜者将获得最终冠军决赛的资格,另一个与之对决的队伍是两个阶段积分最高的队伍。这两支队伍采用主客场制,从而决出J联赛冠军的归属。
2016赛季第一阶段冠军是鹿岛鹿角,第二阶段冠军是川崎前锋,总积分榜首位是浦和红钻。在冠军争夺中,鹿岛鹿角先淘汰川崎前锋,然后战胜浦和红钻,夺得赛季冠军。
事后新科冠军受到舆论的质疑,原因如下,在总积分榜上浦和红钻夺得历史最高积分74分,川崎前锋72,鹿岛鹿角59。正常来讲,应该是浦和红钻夺冠,但是新规则给了鹿岛鹿角钻空子的机会。鹿岛鹿角在获得第一阶段冠军后,第二阶段17场比赛仅拿下20分,后期保留实力的做法昭然若揭。
日本足协将联赛冠军的归属最后取决于一两场决赛,在一定程度上抹杀了球队整个赛季的努力,这也算是比较奇葩的做法了。
据说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国足在世界杯预选赛的附加赛中输给了大洋洲的新西兰队。
中国足协痛定思痛,断定是中国足球头球水平不行。
于是一拍脑袋,要全国联赛头球进一个算两分,完美诠释了什么叫头痛医头。结果呢?大家也都知道了。
到了90年代,咱们的甲A联赛虽然已经开始,但只是“伪职业化”,规则还是漏洞不断。
如果两队积分相等,还能通过抽签来定排名,结果闹出了9和6两个数字傻傻分不清的笑话。
也许是中国足协觉得“甲A联赛”这个词不够高大上,后来又搞了个中超联赛。
积分要怎么算?直接从甲A联赛排名中升级吗?不!中国足协一向喜欢标新立异,需要再除以前一个赛季的排名系数。
于是出现了重庆力帆和天津康师傅那场比赛,“输球才能升级进中超”的笑话。
幸亏上海国际很识趣输球输掉冠军,才避免了“输球进中超”的尴尬。
但中国足协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毛病,也不是一两天了。
2000年中国足协就规定甲A联赛不能用外籍门将,想借此提高国产门将的实战。
而到了前几个赛季,因为中国足球年轻球员不管用,中国足协就出了个中超联赛U23政策,强制规定年轻球员的出场名额。
结果呢,经常出现一些年轻球员到垃圾时间才出场,或者有刚刚出场就马上被换下的尴尬。
些中超球队宁愿浪费一些换人名额,都不想让U23增加出场时间。
U23政策也变成一纸空话。这也跟当年中国足协“国奥战中超”算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数来数去,还是属于咱们的甲A联赛和中超联赛的奇葩规定最多。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阿甲2017降级队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阿甲2017降级队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